“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今年以来,由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编排制作的统战题材原创话剧《抉择》受邀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合肥高新区演出两场,覆盖千余人次,通过拉近时空距离,观众在艺术的海洋中共同追寻邓稼先等科学家足迹,感受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学校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创作文艺精品,深化校地合作,积极服务地方发展。
集聚人才优势,大力开展文艺精品创作
向“新”前行、逐“质”而进。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戏剧学院历经五个月精心策划、编排的原创话剧《抉择》,以杨振宁、许鹿希、邓志典等人的深情回忆为线索,生动展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该剧改变传统的线性叙事,将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少年友谊、两人从求学到立业的成长历程等系列人物和事件交织,科研人员为祖国军事科技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付出,被有血有肉地刻画出来,彰显了科学家精神!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呐喊,一句句直叩心灵的台词,观众们被演员们的表演深深吸引,掌声此起彼伏。极具老一辈科学家“许身国威壮河山”的人生境界与丰富深刻的情绪呈现,赋予了“抉择”特别的意义。
《抉择》的成功展演,不仅勉励了所有观演群众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接续奋斗、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更是展现了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年轻一代从艺者们对艺术执着、精益求精的潜心追求和艺术创作。学校致力应用型特色高校建设,植根安徽地域文化,打“徽”字牌,走“微融”路,学校厚植人才优势,加强选题规划,大力创作文艺精品,原创广播剧《会打怪兽的爸爸——李夏》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黄梅绽放》获第七届全国戏曲微电影大赛金奖,原创歌曲《春到大湾村》入选省重点文艺项目,MV《领航》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省部级及其他各类奖项数百项。
人才是强校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优化师资队伍,落实“皖才回归”工程,推进“双百”人才引进,实施青年博士工程、名家银龄工程,荟聚一批黄梅戏、新安画派、安徽民歌等徽学专家学者、青年英才。2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称号,6人获评“江淮文化名家”,《现存早期徽剧抄本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黄梅戏青年表演人才培养》、歌曲《大徽班》、小戏曲《回家》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连续3年获得安徽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组一等奖,推进音乐、舞蹈、戏曲、传媒、美术、设计学科围绕“徽”文化,实施文艺作品研究提升工程,保护和发展徽学、非遗、戏曲等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提升学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力。
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服务地方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使命担当,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好应用型大学的必答题。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发挥艺术资源优势,深化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四方共建”机制,聚焦“徽”字牌、“微”字牌建设,推动“校企”融合、“校地”协同,实现服务“事业”与服务“产业”两翼协同发展。200余名学生参与合肥园博园志愿服务,受团省委表扬。300多名师生组建20支“文艺轻骑兵”,将文艺节目送至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掀起徽派文化惠民风。积极承办省委教育工委“全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省级示范展演”活动,推选了百余部优秀作品,涉及歌曲、舞蹈、话剧、音乐剧、小品、戏曲、情景朗诵、微电影、纪录片等10多种艺术形式,覆盖高校、企业多地巡演,充分展示了安徽高校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和安徽学子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
根植合肥科学文化,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用艺术之美点亮科技之光,云开·kaiyun(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编排的话剧《逐日》用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情演绎了合肥科学岛四代科研工作者历经12万多次实验、10余次创造世界纪录,追逐“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新时代“夸父逐日”的感人故事;《抉择》致敬科学家精神,叙写出一批科技工作者为了共和国事业隐姓埋名、奉献一生的伟大历程。
学校通过打造系列社会服务品牌项目,探索更多校地合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优化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突出成果导向、实践导向,引导教师团队建设、个体成长向产业主战场、实践第一线转变,盘活师资存量资源,引进培养用好各类人才,将高校资源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持续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撰稿:张娜娜 初核:杨瑞铭 编辑:杨瑞铭 审定:尹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