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经济业务活动常见内控风险点
预算业务
1.预算编制环节:预算编制程序不够规范,预算编制依据不够充分,预算编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支出预算计算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完整。项目支出预算不够详细,费用选取标准和经费测算总额偏高。预算项目界定模糊,明细项目不够细化,立项程序不够规范。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较差,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2.预算批复环节:预算分配方案不够合理,或未经过恰当审批,可能导致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3.预算执行环节:预算执行申请未经过恰当审批,导致预算执行不恰当。事项执行前未经预算审核,可能导致无预算或超预算执行。未按要求进行审核,可能导致资金支付不真实、不准确、不合法、不合规。预算执行与工作安排、工作时间不够同步,可能导致预算执行先松后紧或资金出现结余。
4.预算调整环节:预算调整事项未经恰当审批,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预算调整。
5.决算编审环节:决算报表编制不及时、不准确,可能出现合规性风险。
6.财务信息公开环节:信息未经过审核审批,数据不够准确,可能引起误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收支业务
1.支出结构环节:缺少清晰、合理的经费支出结构,不能准确、客观反映对单位各项经济行为的管控,可能导致单位经费支出混乱,资源浪费或无效配置。
2.支出范围和标准环节:主要经费支出内容及其用途缺乏规范,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的混乱。经费支出金额缺少明确的标准,可能导致经费支出失控。
3.归口管理环节:经费支出缺乏归口管理部门,不能明确各项经费支出的管理责任,可能导致经费支出缺乏有效管控。
4.资金支付环节:资金支付单据不明确,使用票据错误,混淆经费性质,加大了资金风险。没有设置经费支出审批权限,或者权限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管理职责不明确。经费支出事项的事前审批程序缺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或无效。资金支付事项不真实、不准确,可能导致资金浪费或不恰当的支出。资金支付事项不真实、不准确,可能导致资金浪费或不恰当的支出。资金支付不恰当,可能导致资金支付错误造成损失。
5.招待费、出国经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环节:未按规定的内容和用途进行支出,可能导致支出事项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支出,影响报表的准确性。未明确支出标准,可能导致费用增加,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费用报销未经过适当审批,可能导致不合理的支出。
6.课题费管理环节:未明确支出标准,可能导致费用增加,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课题费未经过结题便支付尾款,可能导致课题不能及时有效完成。课题研究过程中,聘用劳务人员或对外委托单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课题研究质量下降和资金使用效能降低。
7.会计档案管理环节:会计档案未得到妥善保管,未经批准被随意借阅、抄录、拍照、公布、复制、翻印,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内容泄漏。
采购业务
1.公开招标:
(1)立项审批环节:采购项目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程序不合规或采用了不合适的采购方式。
(2)招标文件制作环节:招标文件未经适当审核,可能出现法律上的瑕疵或者不能准确体现采购需求。
(3)开标与评标环节:开标与评标未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可能导致程序不合法、结果不公正或出现腐败问题。
(4)招标失败环节:招标失败后,未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能导致采购工作延误或者采购程序违规,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和预算进度执行。
(5)中标结果确认环节:中标结果未经过适当确认程序或者未按规定公布,可能导致采购程序出现法律瑕疵。
2.邀请招标:采用了不合适的邀请程序或方法,可能导致邀请了不合适的投标人或出现舞弊腐败现象。
3.竞争性谈判:采用了不合适的谈判程序或方法,可能导致谈判结果不公正或出现舞弊腐败现象。
4.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采购项目未经过适当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程序不合规或采用了不合规的采购方式。
5.协议采购、定点服务采购和零星采购:询价程序不合理,可能导致未能选择最优供应商或出现舞弊腐败现象。
实物资产业务
1.固定资产配置环节:固定资产的配置程序不够合理,或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资产超标配置或者其他不合理配置。
2.固定资产采购环节:固定资产采购需求不够合理,或未经过适当审批,可能导致资产超标准、超数量采购或者其他不合理采购。
3.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环节: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程序不够规范,可能导致资产质量不符要求或者资产记录不及时、不准确。
4.固定资产出库环节:固定资产出库履行手续不全或记录不及时,可能导致账实不符。
5.固定资产回收环节:固定资产闲置时未能主动交回资产,导致资产丢失或使用效率降低。
6.固定资产盘点环节: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出现丢失、毁损,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
7.固定资产处置环节:固定资产处置未经适当审批,处置不当或者违规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处置收益减少、资产使用效率下降或出现腐败现象。
合同业务
1.合同文本拟定环节:合同文本表述不当,内容要素不完整,权力义务不明确,不能真实准确反映业务需求或者未能合理明确权利义务,从而导致不当执行或出现合同纠纷。
2.合同审查环节:合同文本未经适当审查,可能出现重大错误或疏漏。
3.合同审批与签订环节:合同签订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未按审查后的合同文本签订合同。
4.合同履行情况统计环节:未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等情况进行统计和监督,可能导致相关业务未完全按照合同履行,容易给单位带来损失。
5.合同变更或解除环节:变更或解除合同未经适当审查,可能出现重大错误或疏漏。变更或解除合同签订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未按审查后的文本签订合同。
建设项目业务
1.项目建议书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内容不够完整,理由不够充分,项目投资概算和进度安排不够协调,可能导致资金浪费、工期延长。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环节:缺乏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流于形式或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达不到质量标准的实际要求,可能导致无法为项目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决策不当将使得预期效益难以实现,甚至项目失败。
3.招标文件设计环节:招标文件未经适当审核,可能出现法律上的瑕疵或者不能准确体现项目建设需求。
4.开标与评标环节:开标与评标未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可能出现暗箱操作,导致程序不合法、结果不公正或者出现腐败现象。
5.初步设计概算环节: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建设项目质量存在缺陷、投资规模失控以及投入使用后运行成本过高。施工图纸设计工程信息造价不对称,概预算脱离实际,技术方案未能有效落实、设计标准引用不当、设计错误或存在缺陷、设计变更频繁等问题,可能增加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风险和投资风险。
6.建设过程环节:施工现场管控不当,施工方案不科学,施工组织不合理,项目变更审核不严格、工程变更频繁导致的工程质量出现缺陷、预算超支、工期延误等风险。工程物资采购、收发、保管、记录不完整,材料质次价高引起的成本风险。
7.竣工验收与决算评审环节:竣工验收不规范,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未经独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可能导致竣工决算失真。
8.资产移交环节:项目完工未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可能导致国有资产受损的风险。
9.项目资金结算环节:建设项目价款结算管理不严格,价款结算不及时,项目资金不落实、使用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滞后或中断的风险。工程款未按工程进度比例支付或未足额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可能失去对施工单位的牵制。